学校主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团学动态

【商旅学院社会实践】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点击数: 2023-02-13 23:24:12 来源:吾肆青马团队    作者:郑悦凤/文 益西巴珍/图 秦之香/审

回顾光荣历程,传承红色文化。为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1月20日,学院“吾肆青马”团队成员前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书香广场进行参观学习并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带动周围群众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走进广场一眼就望见这二十余个耀眼大字,书香广场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好地方。整个广场以1958年毛主席视察红光社为主线,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风传承以及天府文化内涵。



“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唱的就是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视察郫县红光公社的情景。

时间回到1958年,毛主席来成都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视察了成都近郊郫县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红光社非常珍惜毛主席的这次视察,在毛主席下车处修建“幸福门”,跨过的沟上建“幸福桥”,走过的机耕道命名为“幸福路”,下过的田叫做“幸福田”。这就是红光书香广场的雏形。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毛主席与我们在一起”的雕塑,主席望着远方,人民陪伴主席,雕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伟大领袖和广大人民在一起的历史时刻。跟着路牌的指引,成员们来到了红飘带时光隧道,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将参观者带回毛主席来红光视察的那一天。主席察看了田间生产,和社员拉家常、摆龙门阵,了解社员生活,询问农业社的生产以及除“四害”等情况,无一不体现毛主席的人民情怀。



同时广场增设了红光门、幸福桥、幸福亭等20余个精心设计的艺术装置,巧妙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融入其中,让市民到广场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也能接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



接下来团队成员便开始了采访活动,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一位非常健谈的老爷爷,爷爷说当时毛主席来视察时他正在上一年级,当时流传着一首歌叫做《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情到深处老爷爷还唱了两句,让人感觉到老一辈人的精气神与满满的干劲。退休后的老爷爷也十分关注国家大事,他将1958年到现在的农业发展历程重新回忆了一遍,将过去的故事细细道来,说他小时候是怎样购买粮食,说一届又一届的领导人不仅传承了毛主席将农民放心里的红色传统,还让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退休后爷爷选择定居红光,也常常来到书香广场晒晒太阳、聊聊天,他很喜欢这些过去的老照片,喜欢一遍又一遍的驻足观看,不仅如此,他认为大学生应该了解红色文化并学习中国历史,像书香广场这样既能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让居民可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做到润物细无声中浸润群众心田的广场应该多多益善。据悉,书香广场同时也是红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有许多的志愿活动与实践活动会在这里开展。雕像下方,“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二十余个耀眼大字屹立在广场中心,红光书香广场切实做到了群众在哪里,红色文化就延伸到哪里。

本次宣讲活动对鼓励群众主动了解革命先辈,学习党的奋斗历程,继承发扬党的二十大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团队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