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团学动态

【商旅学院社会实践】千秋历史作信笺,和平开放谱画卷

点击数: 2023-02-13 23:44:42 来源:燎原星火团队    作者:唐佳瑶 卢海宇/文 唐佳瑶/图 秦之香/审

予观夫之华夏,繁荣昌盛,千帆竞发;再回首历史之长河,腥风血雨,山河动荡。“燎原星火”团队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进行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致力于学习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树立青年担当意识,培养川农学子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树立民族心、浇铸民族魂。

依托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事变历史博物馆的建立,通过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亲临体验真实场景,展开“九一八”事变的旧卷。2023年1月5日,在沈阳的四名成员步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屈辱历史。


图1“燎原星火”团队与“九一八”残历碑合照

残历碑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而得名。其框架由混凝土筑成,花岗岩贴面,其坚固挺拔表现了东北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节。主体正面弹痕累累,喻示了日军侵华的野蛮“罪行”。同时,经过艺术加工,组成呻吟呐喊状的“骷髅群”,表现了殉难同胞对日军血腥罪行的控诉。残历碑右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的字样,向人们昭示着那个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亡魂的悲歌撼动着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心,同时也在惊醒世人:凡此种种,虽成以往,但仍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2 刘逸韬、徐奕晗同学了解日本扩大侵华背景及东方会议


图3 刘逸韬、李知达同学查看日本关东军机密档案

本次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进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序厅及6个展厅,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前期的日本侵华政策及甲午中日战争的蓄谋及国内外形势,探索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的背后秘密,清楚了日本侵略行为的真相,了解了日本如何逐渐夺取中国东北的全部主权和在东北统治时期对抗日反满志士的压迫和残害。

以历史为地基,不忘国耻,构筑起眺望未来的高塔。历史上个人的沉浮,让成员们看到了人生的真谛。但同时,牢记历史,不是沉溺于悲伤的“自虐史观”,而是从令人悲痛的历史中,挖掘其原因,化悲痛为力量。


图4 唐佳瑶同学了解平顶山惨案中的情况

以历史为土壤,守护和平,播种下象征和平的橄榄核。看着日伪统治时期中国囚犯的囚服,感受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旅顺监狱生活,从留存下来的经济条文等,侧面了解当时伪满洲国对中国人民进行的经济掠夺、文化影响等措施。队员参观抗日救国游击队取得战斗胜利场景,体会东北流亡民众中抗日救亡运动成员的顽强精神,了解中华民族全民族如何齐心协力抗战,以及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同盟国展开的战略反攻,打败日本法西斯促进世界第二次大战胜利,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

以历史为窗口,开放包容,看见绚丽多彩的世界舞台。古有张骞出使西域促国家发展,历史以其洪亮的声音振聋发聩,唱出一曲开放进行曲。当今世界大舞台上,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的姿态,才能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92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身为川农大学子的团队成员绝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的所作所为,所犯的种种罪行,如今的川农大学子也会更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投身实践,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千秋历史作信笺,和平开放谱画卷。手提历史的琉璃灯,不忘来时路,踏步迈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