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锐琦,市场营销(本)201701,中共党员,综测、必修课成绩皆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一,二课总分超200分。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大学期间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获"三创赛"全国三等奖、四川省营销策划一等奖、挑战杯省级铜奖等荣誉奖项五十余项。发表EI、CPCI收录论文5篇。曾深入17个贫困县、15家电商企业开展调研和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国家级重点团队,撰写调研报告获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作品第二名(仅次清华大学)。现已保送至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设立目标,跳出舒适圈
初入川农,邓锐琦便给自己设下了一个目标——保研。从大一开始,她就在学习之余不断参加活动、比赛和竞赛,提高自己的综合考察能力,并成为学院实践部部长、团委副书记;她明白“自信是靠自己挣来的,自卑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改变的”,所以,从小型的答辩开始,不断训练自己的胆量和能力,慢慢地从一个平平无奇“班里的小透明”成长为而今侃侃而谈、自信满满的人。
当谈及每天满满当当的事情为何能井井有条地处理,她淡然说道:“做时间计划,给自己提前截止时间来增加自己的效率,就是外在的情况下让时间被利用得更多一点,就海绵一样把时间挤得紧一点,然后就可以同时兼顾这些方面。”她不仅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更在舒适圈外创建了自己的奋斗圈,从未放弃。
诗和远方,追求不渝
她将学业比作基本的温饱,而将比赛、团学工作和辩论比作“诗和远方”。“我很喜欢也很享受团队合作的感觉,和队友们一起想辩题,讨论方案等,都让我有很强的团队归属感,很享受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奋斗的过程。”邓锐琦这样说到。
她也曾有迷茫、徘徊和彷徨。在自我思考和老师开导后,她明白:迷茫,其实是取舍问题。多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设立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就好了。“面对挫折失败,勇于面对,明白人生道路上的所遇所知都对成长的意义,坚持去做下去,而且尽可能多做一点,抱有一种提升的姿态去看待每一方面的事情。比如在实践部和指导老师一起获得两次优秀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这样的荣誉是对我工作和能力的认可。”
向标指导,同道同行
对于邓锐琦来说,陈佳莹老师是她的指路人和方向标。陈老师从大一到大三带着她做科研,参比赛,在比赛前也会熬夜陪她们到凌晨一、二点钟。她像领路人一样提点、鼓励邓锐琦,在遭遇困难,挫折时陈老师也一直陪伴和支持着她。
在她成长奋斗的道路上,不仅有风向标,也有同道中人。“何欣娟是我最好的战友。”她们一起当副部,一起做比赛,相互支持鼓励。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奋斗的道路上相互激励,于顶峰相见。


